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UFO KMU

COVID-19治理的社會學分析

已更新:2021年9月16日


時間:2020/12/16(三)10:00-12:00

地點:高雄醫學大學濟世大樓406教室

講者黃于玲|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 助理教授

紀錄者:葉浥萱|醫學社會學概論課程 教學助理

活動宗旨新型傳染病是目前臺灣社會面臨重要健康議題,本課程從微觀層次的醫病關係,到鉅觀層次的醫療制度等等,廣泛介紹醫療社會學的重要概念與議題,由社會學的觀點來討論一些醫療現象。本學期邀請在新型傳染病議題有深入研究的學者來介紹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與觀點,希望透過演講與討論幫助學生科技與社會研究取向,以及瞭解健康促進的非醫療途徑。

 

壹、傳染病時代的我們如何回到「新正常」

貳、Covid-19 ABC

1. 從現況開始(全國數字、台灣數字,台灣防疫現況)

2. 有病毒量不一定有感染能力

3. 篩檢量從年中至今是怎樣的變化?篩檢責任在誰?

4. 感染案例的嚴重比例

5. Covid-19到底有多毒?

A. 與其他病毒比較

B. 年齡的比較(年輕人如同一般流感、攻擊老人)

C. 特定環境傳播率(在不一樣的互動情境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6. 台灣如何治理(政府的作為)

7. 活動討論(請同學針對下列問題進行簡短訪談)

8. 新冠肺癌治理關鍵字

A. 實名實聯與個資法

B. 疫苗接種的目標為何?

9. 醫療人類學的關鍵字(書: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道德模範

10. 社會學呢?講者想理解的

A. 人類分群(醫護不能出國、八大要停業但中研院不用?

B. 公民權(誰可以回國,小明的故事)

C. 污名、歧視/差別待遇、道德風險、防疫共同體、生命政治、技術的政治性、民主

防疫治理)

D. 專家科學與治理(有哪些專家被納入,不同國家的比較)

E. 講師推薦書(返鄉-紀錄武漢肺炎後無法回國的台灣人)

11. 智慧防疫

A. 健保資料勾稽出入境紀錄

B. 電子圍籬監控(原用在三年以上刑期的嫌疑犯)

C. 電子足跡疫調(傳統足跡疫調:探詢、警政調查、隱私權)

D. 細胞廣播服務CBS與區域簡訊服務LBS

12. 連假後的『超前部署』

13. 權力的運用

14. 相關的研究論文

A. 智慧防疫的科學有效性

B. 區域簡訊與健保資料庫大數據分析

C. 接觸者追蹤效果的評估

D.個案與集體公衛介入的效果評估

E. 民眾戴口罩的防疫效益評估: 75%民眾追蹤 R0就低於1

參、疫情的社會學框架(視框)

1. 集體的視野

2. 對不平等的敏感度

3. 對國家作為保持敏感度

4. 強調個人的影響力與責任



2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